寻访红色教育基地,争做红色传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题教育实践研修之旅

发布者:朱凯丽发布时间:2023-07-05浏览次数:216

为追溯先烈之辉煌,瞻仰先烈之音容,承继先烈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爱党爱国之情。6月17日至6月24日,我校组织开展红色教育研学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共28人一同前往花台烈士陵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山陵、凤阳小岗村、华西村、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苏州工业园区、嘉兴南湖红船、上海一大会址、四行仓库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红色文化是革命基因和民族复兴的精神旗帜,是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为民族复兴培养时代新人的教育资源,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素材。在研学活动顺利结束后以教研室为单位讨论交流了将时间验血融入课程教学的思路归纳总结,教师们纷纷写下了自己的收获。

教师周围

研学已经结束,但是带给我的收获是无法用言语表述的,接下来我会将所见所闻融入课堂教学,充实课堂内容,用鲜活的语言和饱满的情感感染我的学生,提高学生在思政课堂上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我们德法课会将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的所见所闻运用到第三章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部分的第二个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近年来,日本政客经常参拜靖国神社,他们意图篡改历史,宣称南京大屠杀中日本人杀害的都是穿着百姓服装的中国军人。我们会将这次在纪念馆中拍摄的照片和当事者的视频给学生们看,让他们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勇于捍卫民族英雄。

教师孙洪梅

通过参观学习让我们生动的了解了很多书本上看不到的教学内容。习近平总书记说“思政课要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引导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展现的情怀最能打动人,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真信才有真情,真情才能感染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此次的实践研学活动对我的教学活动的帮助是巨大的。课堂不在会照本宣科,干巴巴。我要把本次研学了解的内容有目的地加入到整个教学环境中,让课堂动起来、让课堂内容鲜活起来,帮助学生更有效的掌握理论知识,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李欣

此次研学活动,让我深刻感悟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内涵与磅礴力量。读万卷书,也当行万里路。让我们这些教师在搞理论研究的同时,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到实地去感受理论产生的时空背景,进一步领会思想理论的内涵,让思政课讲出来的理论具有信服力和吸引力。

教师隋向萍

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红船,一直接受着人们特别是共产党人的瞻仰。“红船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多年来,“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党坚持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勇当舵手,引领航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红船所代表和昭示的是时代高度,是发展方向,是奋进明灯,是铸就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今天的一切都是革命英雄前辈们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也离不开敢于创新的无数英雄。研学回来后如何将所见、所思、所感融入思政教学中,这是我之后要攻克的课题,思政课跟其他课程的区别是育人为目标的课程,研学过程是教师自我洗礼的过程,最终要回归到课堂进行铸魂育人。真诚期待下一次研学。

教师吴迪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兴业路上,与新建展馆隔街相望的中共一大会址庄严肃穆,展馆外的一大广场恢宏大气,新建展馆内的基本陈列展厚重丰富……中共一大纪念馆,既凝固历史,又穿越时空,让参观者清晰感知一个政党从弱小到强大、从九死一生到蓬勃兴旺的奋斗历程,真切感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时代意义。

从空中俯瞰,太平湖畔的中共一大纪念馆被人群围绕,红色起点,朴素而庄重;不远处,万商云集的繁华里,拔地而起的一幢幢高楼像是历史的另一头——由起点孕育出的未来向上伸展,势不可挡。

纪念馆里,不时响起共产党员的宣誓声,这声音穿越时空,如海潮奔涌,浩浩荡荡:“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教师王祓罹

在凤阳小岗村、华西村、苏州工业园区我们感受到了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变化,尤其是在苏州工业园区,我们了解到园区始终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多项创新指标保持省市领先,走在全国高新区发展的第一方阵。工业科普更是集结了人工智能、现代工业、航空等新兴高科技企业,通过参观、体验、互动等方式使我们近距离了解各个领域的新技术、前沿的科技产品、探索人工智能的奥秘。

红色之旅虽然结束了,但我们心久久不能平静。虽然一路十分辛苦,但我们个个都学习劲头十足;虽然粗茶淡饭,但我们都沉浸在精神盛宴之中。在整理学习资料的过程中,我深知作为一名思政教师,必须要运用好红色资源,教育同学们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教师高晓丽

百年来,中华民族的道路走得格外艰难,人民总是在救亡图存中希翼着国家的富强。1978年小岗村18个衣衫褴褛的农民以身家性命为赌注开始的“大包干”成为了农村发展的标杆,正是当年这18户农民冒着被杀头的危险走出了第一步,解决了村民的吃饭问题。曾经的小岗村、天下第一村只是出现在我们的教科书上,今天我们真切的接触到了他们,小岗村的旧式茅草房至今令我印象深刻,低矮、简陋,里屋内的签字室狭小、昏暗,这就是1978年小岗农民的生活场景。茅草房后排的瓦房建于1985年,是大包干推广后,富裕起来的农民盖起来的新房。二者的鲜明对比充分展示了“大包干”在带动农民富裕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效。在小岗村我们还见到了当年18为村民中的一人严金昌,年近80岁的他依旧精神矍铄,他虽然话不多,但是从他的笑容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曾经的认可和对未来的憧憬。无论是按手印的小岗村还是打破常规的华西村,正是有了这些人的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有了沈浩书记、吴仁宝老先生这样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的精神,有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我们的农村才迎来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的研学已经结束,改革开放的故事依旧在中华大地方发生,今天在总结这一路的所见所感时思绪十分激动,一幕一幕涌入眼帘,曾今的那些种种只是冰冷的文字,如今一路走来,仿佛伴随着隆隆炮声、砰砰枪响、声声号角···感受着祖国的日新月异,仿佛自己也曾经历者这一切,作为一名思政教师也深感责任之重,也更有力量做好党的传声人。

教师屈宏

此次研学我收获满满,以前我所学习的理论知识都是从书本上得来的,我再把这些书本上学来的理论知识授给学生,这实际上是一种灌输,但并不鲜活,随着时间推移社会变迁我也无法给于没亲身经历过那段历史最真情的讲授,只能干巴巴的说理论,这样的讲授老师连自己都感动不了,何以说感动学生?何以让学生能对所学内容入心?但经过此次研学,当我真正站到了书中所记载的地点时感受到了真实的氛围、真正的发展实例摆在我的面前时,我的心灵被深深感染和震撼了。白纸黑字真的不能诉说出鲜活的事实、不能让人感同身受,他们是没有生命的,但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是一代代有志青年用鲜活的生命奋斗出来的、创造出来的。

教师邱梅

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上海淞沪会战的重要遗址,电影里《八佰》的四行仓库,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这所抗日纪念馆。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分为“血廒淞沪”、“坚守四行”、“孤军抗争”、“不朽丰碑”四个主题。纪念馆采用多种手段再现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后期,国民革命军88师262旅400余官兵,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坚守四行仓库的英雄事迹。之所以电影称作《八佰》,是因为谢晋元所率的四行孤军口径一致,对外宣称八佰,目的是迷惑敌人,壮大声势。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仓库外围驻防的“蒋敬班”九名战士与日军激战,最终因寡不敌众而全班殉国的事迹。负责外围阻击的蒋敬班因班长蒋敬而得名,出色的完成了阻击任务。由于敌人众多,他们无法回到四行仓库,最后九名战士寡不敌众,全部被刺杀。除此之外,四行仓库馆内,里面陈列着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片以及按照真人大小设置的雕塑,有奋不顾身的战士,也有窥窗翻入的日本鬼子,深动地展示出每一个场景,我们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战场,内心翻涌起保家卫国拯救国家与民族于危难的热血。时光流转,时间带走了枪林弹雨和战火纷飞,却终究没能抚平遗留在我们每个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伤疤。我想那伤疤永远都无法愈合,正是因为这伤疤,我们才会永远铭记那些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正是因为这伤疤,我们才会珍惜英烈们用生命换来的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此次研学,带给我深深的震撼,从南京到浙江到上海,能深入红色圣地调研学习,感谢学校的支持和院领导的安排。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坚定信仰,要讲好中国故事、要自律自严,在这次活动中更要勤思,把理论应用于教学,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此次研学除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外,还与上海建桥学院开展跨校交流活动。本次跨校交流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我校代表成员参观上海建桥学院雷锋馆、国政馆、党建育人馆,第二阶段以如何深入开展思政课教学经验为切入点进行座谈会,并就现有问题以及未来展望进行积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