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与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同主办的2020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落下帷幕,我校外国语学院关静雯同学经过团委推荐和市级、省级、全国层层选拔,荣获2020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称号。
2020年暑假,校团委按照学校党委的工作部署,结合疫情防控实际情况,组织二级学院精心策划,突出重点,分层推进,将重点项目和特色项目结合、线上线下结合,鼓励师生“云组队”“云调研”“云访谈”,创新了实践育人载体,丰富了实践育人内容。
其中,关静雯同学创新实践工作方式方法,按照学校党委、团委的工作部署,结合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坚持重点项目和特色项目结合,在黑龙江团省委权益和社会联络部协助及天津团市委的帮助下,8月21日至23日,和“青益”学员踏上了天津参访之路。活动中,关静雯和其他志愿者在宝坻区潮白河国家湿地公园入口卖书、卖小玩具、卖自制小作品,在客运站、社区亲子阅读室、街头献血点、青年之家等项目点进行了现场学习,集中围绕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展开了充实的实践之旅。
多年来,关静雯同学一直致力于公益志愿服务一线,并获得多项荣誉。2019-2020连续三年荣获黑龙江省关爱留守儿童“情暖童心 乡伴童行”公益服务项目优秀志愿者称号。2020年1月,她作为优秀代表接受中国青年志愿网专访。2020年2月,她在云“乡伴童行”项目中获得优秀志愿者称号。
在一次次实践的参与中,关静雯发现,自己的青春更应该是积极奋斗,奋斗的青春更值得回忆。正如习总书记所言,新的青年一代当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培养奋斗精神,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著,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
近年来,我校始终坚持把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引领青年学生充分了解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科技前沿、绿色发展等情况,以实际行动为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青春力量。校团委将以此为契机,继续聚焦主责主业,依托第二课堂育人平台,充分发挥优秀典型的引领作用,提升实践育人成效,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责任编辑:徐 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