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泽予:从腼腆少年到中国500强财务总助,他是如何“逼”自己成长的?

作者:侯强来源:市场部发布时间:2025-09-01

潘泽予

工商管理学院 财务管理专业 2025届毕业生

入职中国500强企业、锂电材料及钴行业龙头华友钴业

担任华友钴业新材料产业集团财务中心总经理助理兼项目投资专员


大学期间,积极承担学生工作:大一担任班级生活委员;大二担任班长及学院学生会纪检部副部长;大三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任职期间成功组织活动数十场,参与师生逾千人。

大四进入中国500强企业、锂电材料及钴行业龙头——华友钴业实习一年,毕业前获正式录用。工作主要职责为统筹财务中心总经理日常事务并参与工程类项目管理,涵盖项目全流程跟踪、转固流程控制、预算监控及异常风险排查。



“如果我刚上大一的时候有人说,两年后我能当上院学生会主席,组织数十场学生活动,我绝对不信——因为我当时是个连上台说话都非常紧张的人。”

说这句话的,是工商管理学院2025届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潘泽予。如今,他已顺利在中国500强企业华友钴业实习转正,担任财务中心总经理助理兼项目投资专员。

而在四年前,他还是一个自称“非常腼腆”的黑龙江双鸭山男孩。他是如何完成这场蜕变的?在大学四年和职场一年间,他积累了哪些宝贵经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潘泽予的成长故事。


 PART.01

 从“不敢上台”到院学生会主席抓住改变自己的机会


 院学生会主席受聘仪式


“高中时我连上台发言都会很尴尬,说不出来话。”潘泽予坦言道。转变发生在大一,他鼓起勇气竞选学习委员,虽然未能如愿,却因此被辅导员注意到,被任命为“生活委员(副班长)”。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其实比想象中更能胜任班级工作。“我发现自己有当班长的潜力。”到了大二,他成功竞选上班长,同时也在院学生会中担任副部长职务。

“最大的转折点发生在疫情期间。当时学生会需要线上活动主持人,但没有人愿意承担这个角色。部长们劝我尝试,因为是线上,不用和观众面对面,虽然内心还是有些忐忑,但还是接下了任务。”但被迫上阵后,他发现线上主持反而成了一个缓冲地带,帮助他逐步建立自信。

就是这么一次经历,打开了日后的契机。从线上到线下,从被动到主动,潘泽予一步步挑战自我,最终在大三当选为院学生会主席,成功组织了数十场活动,参与师生超千人。

 组织参与学生活动工作留影

回顾这段经历,他感慨道:“大学是蜕变的最佳时机。如果面对挑战时你没有敢于突破自己,这些问题就会带到社会上,试错成本会无限制地放大。”

现在的他,还担任了公司干部答谢晚宴的主持人,面对台下坐满领导的大型场合,也能从容应对。“有时候成长可能就是‘逼自己一把’,你不试试,永远不知道自己能做到哪一步。”


PART.02

平衡学业与学生工作课堂效率是关键

身兼多职的同时学习也没有落下,潘泽予的专业成绩排在年级前10%。谈到如何平衡学习与学生工作时,他说:“我的课余时间基本上贡献给了学生会工作和班级工作,所以课上我会抓得很牢。”

他会把每一次课堂都当作珍贵的机会,积极与老师互动发言,参与项目式教学。

“其实只要专注于课堂学习,哪怕课后不进行太多复习,也能达到一定的分数,名列前茅。”他强调课堂效率的重要性。

针对财务管理相关专业的学弟学妹们,潘泽予特别推荐阅读《世界上最简单的会计书》,书中通过讲述小男孩开设柠檬水摊的故事,以幽默风趣的方式阐述了最基本的会计原理和方法。“可以无痛学习会计基础知识,很适合财会专业学生入门。”

同时,他也建议财务管理专业的学弟学妹们“一定要考初级会计证书,这是企业认可你具备基本能力的‘敲门砖’。同时多参加案例竞赛、模拟实训,锻炼在复杂情境中的决策能力。遇到问题不要逃避,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PART.03

职场新人成长图鉴从“透明人”到财务中心总助

大四那年,潘泽予进入华友钴业实习。回忆起刚入职的情景,他用了“透明人”这个词:“刚开始所有人都不认识你,你自己很孤独。大家都有工作,你没工作,只能坐在那里傻等。”

但他没有真的“傻等”,而是主动翻看公司制度、通讯录,认识每位领导的名字。“这些都被领导看在眼里,为后来点名让我当助理埋下了伏笔。”

身为一名职场新人,潘泽予不仅善于主动思考且很细心。作为财务中心总经理助理,他不仅完成了本职工作,还主动优化了许多工作流程:将文件流转从线下搬到线上,节省了20%的时间;改良总经理使用的文件夹,让翻阅查找更加便捷;接手报销事务,让领导“根本不用操心这些事”。

他最引以为傲的是一项资产管理系统的改进项目。作为投资新人,他独立负责系统选型、供应商沟通和方案汇报,虽然最终项目因公司整体规划未能落地,但整个过程让他获得了巨大的成长和成就感,也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认可。

 潘泽予华友钴业工作场景


PART.04

干货分享给学弟学妹的实用建议

针对大学生的迷茫焦虑,潘泽予给出了几点实用建议:

① 关于大学人际交往

做一个愿意主动沟通但有原则的人。“很多冲突矛盾都是因为误会产生的,误会之后两个人的隔阂会越来越深。如果遇到实在难以开口的情况,也可以寻求班级干部特别是心理委员的帮助。”

 ② 关于求职技巧

简历一定要有一个亮点。“我入职公司之后,HR曾向我提到,当时主要看中了我学生会工作经历这个亮点。HR询问你的问题,就是他抓住的亮点,面试的时候一定要重点说这个亮点,会大大增加你面试成功的几率。”

面试时要充满自信。他坦承自己第一次面试时也非常紧张,建议学弟学妹们“面试时,无论对面坐的是HR还是公司大领导,都一定要拿出自信,心态放平和,尽可能不让对方察觉到你的紧张。”

 ③ 关于职场沟通

多学习其他同事的沟通方式。潘泽予也曾遇到过沟通上的问题,后来他和同事学会了在沟通中加上小表情,比如,“哪怕说一件很严肃的话,后面加个,感觉就没有那么严肃了。”

他还提醒,要注意敬词的使用,沟通中多用“您”,多叫“哥”、“姐”(企业文化允许的前提下)。


潘泽予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他也推荐了两本适合职场新人读的书。

《金线》(冯唐):讲述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所有问题都存在一条“金线”,抓住脉络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沟通的方法》(脱不花):针对职场沟通场景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适合初入职场的毕业生。



④ 关于考研/考公/就业

不建议为了逃避就业而考研或考公务员。“如果你真正喜欢为社会服务,那是目标明确、思想正确的。但如果是因为听说公务员福利待遇好、安稳,我是相当不建议的。”

对于选择大公司还是小公司,他建议要根据个人性格决定。“小公司相对大公司来讲工作节奏可能没有那么快,但发展空间有限,对于爱挑战、爱拔高的人,是一种痛苦。大公司压力更大,但成长更快,发展上限更高。无论在哪里工作,都一定要重视能力上的发展。”

 毕业典礼上的潘泽予

回顾大学四年,潘泽予最想对学弟学妹说的是「大处要着眼,小处要着手」。

“你应该往大的成功的方向看,也应该要从小处着手,把小事一点一点做起来,因为你不知道哪件你做的小事会是你人生的重要伏笔,从中积攒的能力会用到未来的大事上面。所有的事情都像连着一条线,你要把线头做好才能顺到线尾,才能看到你想要的目标。”

 希望潘泽予的故事和经验能够给正在或即将步入大学的你带来一些启发和勇气,在大学的舞台上,收获更好的自己!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