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温鑫:从军营到校园,从大学生到辅导员和创业者,我走的每一步都很坚定!

作者:李丹丹来源:市场部发布时间:2025-09-18

王温鑫 

教育学院 小学教育专业 2025届毕业生

现就职于哈尔滨北方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担任现代服务学院辅导员


在部队期间曾获“四有”优秀士兵称号;在校期间曾担任校学生会主席、iBook读书爱好者协会会长、国旗护卫队中队长、校广播台副部长、校田径社创始人兼社长、军训总教官等职务;大三暑假前往北京大学实习;荣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松岭奖学金、德育奖学金,以及黑龙江省三好学生、黑龙江省优秀毕业生、黑龙江省优秀志愿者、团中央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志愿者、校优秀团干部、校三好学生、优秀共产党员、军训先进个人等国家级/省级/市级荣誉共计100余项。

“不要感到迷茫,因为人生是分阶段的,下一个阶段回看时会发现,那些过去曾困扰我们的事都变得微不足道。”

2025年6月从哈尔滨剑桥学院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的王温鑫,用这句话总结了自己的成长感悟。

早在毕业前,他便已成功拿到哈尔滨北方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录用通知,即将担任辅导员。同时,他还创办了五大连池明智笃学有限公司,身兼哈尔滨市香坊区廉洁征兵监督员、五大连池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组织部部长等多重身份。

王温鑫用从军营到校园,再到职场的丰富经历,诠释了何为“目标清晰,步履坚定”。

参军入伍:比同龄人更早思考未来

2019年高考结束后,将满18周岁的王温鑫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其中附带的一份《大学新生应征入伍宣传单》引起了他的注意。“当时看到宣传单,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回忆起当初的选择,王温鑫语气坚定:“了解到国家鼓励大学生参军的政策,我特别受鼓舞,参军不能仅让我有机会携笔从戎、报效祖国,也可以为我以后的学业和职业发展提供支持和更多可能。”在确认身高、视力等身体条件符合要求后,他毫不犹豫地报名应征。

这个看似偶然的决定,却成为他成长过程的重要转折点。在部队两年,他凭借出色表现担任了侦查班班长,并荣获“四有”优秀士兵称号。

难忘的军旅生涯不仅磨砺了他的意志,更让他拥有了超越同龄人的视野与格局,也促使他更早、更清晰地规划起自己的未来。

重返校园:清晰目标让大学事半功倍

离开部队重返校园,王温鑫比同班同学年长两岁,但这并没有成为他融入大学生活的障碍,反而让他更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他给自己定下目标:用四年时间,积累未来职场所需的各项硬实力与软实力。接着便开启了全方位的尝试。

“大学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不断试错的过程。”他这样定义大学生活,“不要怕犯错,勇敢去尝试就好了。”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校期间,他曾担任多项学生职务:校学生会主席、国旗护卫队中队长、田径社创始人兼社长、iBook读者协会会长、2023级军训总教官等,每一项工作他都全力以赴。

“很多人问我怎么能同时兼顾很多事情,其实关键就是要清楚什么时间点该干什么事。”王温鑫分享他的秘诀,“我在该学习的时间点,我就全神贯注地学习;该工作的时间点,我就全身心投入工作。”

担任校学生会主席期间,他抓住机会锻炼自己,推动实行“积分量化制”,解决了以往对学生干部评价缺乏客观标准的问题。“很多时候,学生干部的评价依赖主观印象,一些有才华但性格内敛的同学,贡献容易被忽视。量化机制能让每个人的付出都被看见。”

在学业上,王温鑫同样毫不松懈。多次荣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松岭奖学金,平均成绩始终保持在95分以上,毕业论文还被学校评为优秀毕业论文。

正是这份清晰的目标与持续的努力,不仅让他收获了多项荣誉,更在毕业前求职时底气十足,最终顺利获得心仪岗位的offer。

职业选择:早已规划好的人生路径

大学选择小学教育专业,是因为王温鑫和父母都很看好教育行业,而小学教育专业又是哈剑桥的王牌专业。但他也十分理智,知道不应该将目光局限于某个领域,而错过了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性,因此他从一进大学就有意地接触各种不同的学科,后来发现自己对心理学有着浓厚兴趣,这份兴趣也直接影响了他日后的职业选择。

大三暑假,也正因为这份兴趣和优异的学习成绩,他成为哈剑桥首批派往北大实习的两名学生之一,在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参与“中国学龄儿童脑智发育队列研究”项目,并如愿考取了三个该项目的主试证书。

“其实按要求我们两人可以轮流去参与项目,不必每人每天都去。”他回忆道,“但我俩为了考这三个证,就每天都去,跟着北大教授一起做研究,非常用心地学习,结果都考下来了。”

这些经历为他日后从事辅导员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当辅导员,从事学生工作,也会运用到很多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所以我对这份工作非常感兴趣。”谈到目前的工作,他充满热情。

为了积累更多的教育行业经验,王温鑫在校期间还曾到哈尔滨市王岗镇中心小学校实习,独立完成五年级所有班级的体育课教学,并深度参与了学校的国防教育工作。也正是这段实习经历,让他萌生了毕业后创办教育公司的想法。

王温鑫创办的五大连池明智笃学有限公司,与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国企国防训练基地、浙江国防训练基地等合作,致力于国防教育和红色精神教育开发工作。

在规划职业发展方向的同时,王温鑫也对自己的学历提升有明确的计划。为了增加“实战”经历,他报了退伍兵专项考研计划,专业课一科133分,另一科115分,但是英语考得不尽人意。

“其实我并没有花很多时间复习,但我还是决定要去试一下,为下一步正式考研积累经验。”他坦诚地说,“我英语成绩一直不是很好,这次考研也是英语成绩拖了后腿。但是没关系,有了这次实战经验,我更清楚了接下来努力的方向。”

王温鑫对自己未来三年的规划也非常清晰。因为职业目标很明确,将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所以他十分坚定继续深造、提升学历的决心,计划在三年内要考上研究生,甚至是硕博连读。

王温鑫说,“接下来,除了读研,我还打算把高校教师资格证考下来,把职称评了,然后把双师资格拿了。”

建议新生:规划要早,目标要清晰

作为经历过军营淬炼和校园磨练的学长,王温鑫对大学新生有四点真诚建议:

 ①尽早规划

“我最不喜欢别人说‘现在不努力,大二再努力就赶趟'。都是一样的人,别人大一就开始努力,你大二再努力,累积的结果一定是不同的。”

②多尝试,多体验

“大学是一个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不断试错的过程,不要怕犯错,勇敢去尝试就好了。借助大学这个平台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尤其是哈剑桥这个平台会给我们提供很多新的资源。”

③目标要具体、可视化

“你可以为自己规划两到三个职业方向,明确每条路径需要哪些证书、哪些实习经历。最好写在纸上,每完成一项就打一个勾。”

④努力完成目标的同时要快乐

“大学四年既是开阔眼界和勇于试错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我们既要勇于完成目标,也要让自己快乐。”

感恩之心:不断前行的力量

王温鑫特别感谢那些在他成长路上给予指导与支持的人,其中包括他大三时学校的校长于越和校学生处副处长马乙菲老师。

“校长曾经请学生干部吃饭,我作为当时的校学生会主席有幸参与了。”于越校长的指导他至今铭记在心,“校长说,学生干部并不一定要技术多么顶尖,但要做好三件事情:制定规则、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以及把握方向。”

马乙菲老师则在王温鑫担任军训总教官期间给了他充分的信任和空间:“他更多是放手让我去做,如果我做错了,他来帮我补位。而不是事事干预,那样我反而无法成长。”

正是这些温暖而坚定的支持,让他在一次次挑战中敢于担当,在迷茫时不迷失方向。他也希望,未来能成为那个照亮别人的人。

虽然已从哈尔滨剑桥学院毕业,但王温鑫的成长之路才刚刚启程。“努力和选择,其实同等重要。”这句话贯穿了他的大学生涯,也将继续指引他走向更远的未来。

从军营到校园,从大学生到辅导员、创业者,王温鑫的脚步从未停歇。真正坚定的人,不是不曾迷茫,而是即使迷茫也选择前行;不是不会失败,而是即使跌倒也能重新起航。

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目标准确、规划清晰,每个人的大学都可以精彩纷呈,每个人的未来都充满无限可能。

写给正在寻找方向的你:你不必立刻知道终点在哪里,但请先迈出第一步。像王温鑫一样早规划、敢尝试、能坚持。你会发现,那些看似遥远的梦想,终将在你坚定的脚步下,一步步变为现实。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