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我校第六期“青年学者月度沙龙”在正德楼408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沙龙以“从漫游之环到飞越之船——解锁校园空间设计新方法”为主题,由艺术学院参数化设计工作室主持人屈峰博士担任主讲嘉宾,博士服务管理办公室11位青年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校园空间与人文素养培育展开深度学术对话,碰撞思想火花。
沙龙现场,屈峰博士以“实践成果+设计理念”为核心,分享了近两年来集团旗下两所高校的校园建设亮点。他如数家珍地介绍了我校新公寓、美术馆的设计逻辑——从设计概念草图的灵感萌发,到施工落地的细节把控,再到功能布局的人文考量,逐一拆解“如何让校园空间活起来”的关键思路。“校园不只是建筑的集合,更应是学生交流共享的‘第三课堂’。”屈峰博士强调,新公寓通过打造开放式公共客厅、露台交流区,美术馆通过灵活展陈空间设计,正是为了打破空间壁垒,让师生在互动中提升人文感知。此外,他还详细解读了集团另一所高校——烟台城市科技职业学院的美术馆、马术馆、新教学楼及宿舍的设计方案,结合应用型高校“实践导向”的办学特色,点评其“功能与美学兼顾”的设计亮点,为我校校园优化提供了多元参考。
互动研讨环节气氛热烈,11位青年学者立足各自研究领域,展开多维度思辨。围绕“如何以空间设计培育大学生人文艺术素养”这一核心议题,大家共识渐成——优质的校园空间不仅能满足学习生活需求,更能潜移默化地涵养审美能力、激发创新思维,成为人文教育的“隐性载体”。
作为博士服务管理办公室倾力打造的特色学术品牌,“青年学者月度沙龙”始终以“科技赋能、创新致远”为理念,如同“学术磁场”般凝聚校内青年才俊,搭建起思想碰撞与经验共享的平台。当前,我校正全力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校园空间设计创新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从充满巧思的建筑规划,到如火如荼的建设进程,学校始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持续更新新时代校园风貌:既要打造“颜值在线”的物理空间,更要构建“温度十足”的文化空间,为学子们营造高品质成长环境,也为建设“开放、创新、奋斗、活力”的校园文化注入新动能。
此次沙龙的圆满举办,不仅彰显了我校青年博士群体对“人文素养培育”的深度关切,更清晰勾勒出“以设计创新赋能活力校园”的实践路径——让校园空间从“实用型”向“人文型、创新型”升级,真正服务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 未来,我校将继续以设计为笔、以匠心为墨,深耕校园空间与人文素养的融合之道,努力绘就龙江新时代最美校园画卷,让活力之花、人文之花在应用型大学的沃土上绚烂绽放,为培养更多兼具专业能力与人文情怀的应用型人才筑牢根基。
校对:刘田进
责任编辑:徐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