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蕊
艺术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2024届毕业生
现就职于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
在校期间,她身兼数职,既是 2020 级视觉二班团支书、团学组织学生会主席,还同时担任科技创新协会、美绘画社及电影创作社三会会长,统筹协调能力尤为突出。工作中,她带领班级获评 2020-2021 学年 “优秀团支部”;个人曾获省级 “三好学生” 称号,还连续三年斩获院 “优秀学生干部” 与校 “三好学生” 荣誉。此外,她还策划组织了党建墙绘、冬奥手势舞、消费者权益日宣讲、弯腰工程等多项校内活动,积极参与核酸检测、弯腰工程等志愿服务,在团队中充分展现出极强的组织协调与执行能力,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所谓成长:不是突然变厉害,而是慢慢看清自己
任蕊的大学生活,就像一场不断拓展边界的探索之旅。
她来自内蒙古,初到哈尔滨时,曾因陌生的环境和语言差异感到些许无措。“但我知道自己需要主动社交,在与人相处中才能找到状态。” 于是,她勇敢迈出舒适圈,主动加入学生会、参与社团活动、牵头组织各类项目,在实践中一点点突破自我。
对她而言,每一次参与都不是为了 “刷简历”,而是真心享受过程本身 —— 尤其偏爱那种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并肩奋斗的热血群像,“我特别喜欢看到团体里每个人都全力投入、一起努力、一起欢笑的样子。”
她曾从零开始运营三家社团,虽自谦 “任职时间不长”、“没做多少工作”,却完整经历了从招新、策划到落地执行的全流程。“那时社团人少事杂,但恰恰是这样的经历,让我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没有刻意追求结果的她,反而在沟通、协调与执行能力上悄悄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转变之中:看见真实需求,找准职业方向
毕业一年后,任蕊选择离开私企设计岗位,进入高校担任教学秘书。
“在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不仅仅是单一岗位锻炼,更倾向多方面收获,能不断尝试新挑战的工作。” 她坦言,企业工作更侧重专业能力的深耕,而高校的工作涉及面广、事务较杂,却能让她得到锻炼、收获满满的成就感与快乐,“这种实实在在的成长,正是我想要的”。
“教学秘书的工作远不止排课、录成绩这么简单,还需要对接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发布和落实通知、统计工作量、处理系统流程…… 很多事都是我做学生时接触不到的。”
但面对全新的挑战,任蕊并未畏惧。“大学时组织活动的经验,虽然不能直接套用在现在的工作里,却给了我思路和底气。” 如今的她,懂得如何换位思考、如何清晰沟通,也能在多线任务并行时保持镇定。“这些综合能力,比单一的专业技能更让我受益。”
利他:是我的能量来源
任蕊是典型的 “在集体中汲取能量” 的人。
回忆大学时光,她印象最深的瞬间几乎都与他人有关:疫情期间和贾金秋导员、其他干部一起维持核酸检测的秩序;在冬天和学习部成员一起克服天气的影响,在雪天一起拍摄“冻起来,我们一起摇摆”视频;开展各项活动时每个人踊跃提出想法,为活动的完美实行做出贡献;换届前自掏腰包组织大家一起在中秋晚上做冰皮月饼……“那些时刻,我能清晰地感受到收获的快乐,那种氛围特别舒服。”
“在团队讨论时,我不喜欢直接下指令分配任务,更倾向于让大家围坐在一起各抒己见。很多好想法就是这样自然而然诞生的,而且因为这些方案是部员们自己提出的,执行起来会更顺畅,大家也能在过程中切实感受到自身的成长。”
正是这份对他人的尊重,让她能在集体中收获力量与成就感,这也是她始终保持 “高能量” 的秘诀。
如今,这份 “利他” 的意识也延续到了她的工作中。“教学秘书本质上是一份需要高度耐心和细心的工作,要持续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 而这恰恰是我最习惯、也最愿意做的事。”
不要害怕尝试:年轻没有 “白走的路”
和很多年轻人一样,任蕊也曾陷入迷茫和焦虑。“一上网就看到有人说就业难、考研卷,说不焦虑是假的。”
但站在当下回望过去,她坦言:“其实很多迷茫都是没必要的。如果你暂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多去了解、多去体验;如果还没找到喜欢的事,就坚定信念打磨专业 —— 总有一条路适合自己。”
她认为,焦虑往往源于认知的空白。“所以当时我开始接设计兼职、找校外实习、尝试不同类型的活动 —— 哪怕只是一个小项目,只要去做了,就能更清楚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
谈及对学弟学妹的建议,她真诚地说:“大学是试错成本最低的阶段。哪怕犯了错,也是在积累经验;哪怕发现某个方向不适合自己,也是在自我探索中‘缩小范围’,帮自己更快找到正确的路。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真正的竞争力:是综合素质
回顾成长之路,任蕊反复提到 “综合素质” 这个词。
“除了少数极度依赖技术的岗位,大多数工作更看重一个人的综合能力 —— 比如沟通能力、执行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情绪管理能力…… 这些往往比单一的专业技能更重要。”
她以自己为例:策划活动锻炼了组织能力,志愿服务培养了共情能力,甚至曾经的失败经历,也让她学会了快速调整心态。“你永远不知道哪段经历会在未来帮到自己,所以不用带着功利心去做事,不为一时的结果定输赢,尽管尽情体验就好。”
此外,她还特别提到,一些工作细节也会影响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比如沟通的方式技巧、工作中的留痕习惯;再比如接到任务时,不能盲目执行,要先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和目标结果,从结果出发思考清楚后再行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其实能极大提升你的综合素质。”
认识自己:是一生的课题
如今,任蕊在高校的工作中继续尝试新角色,在多元的事务中感受着实践与集体带来的力量回馈。
业余时间,她没有放弃所学专业,会投设计、绘画等方面的比赛,也会接一些设计订单,“专业虽然不是我现在的职业,但它依然是我热爱的一部分,我会持续在这个领域里探索提升自己的技能,说不定未来某天,能把这份热爱与工作结合,哪怕只是用设计为身边人解决小问题,也想让这份专业的价值,以不同的形式继续发光。”
此外,她还打算开始学习一项自己喜欢的技能,找到更多生活的快乐。
“大学四年最珍贵的收获,不是那些荣誉证书,而是从陌生环境的无措到主动破局的勇气,从专注单一专业到拥抱多元体验的转变 —— 是知道‘试错不可怕,每段经历都在缩小自我探索的范围’,是拥有‘不被单一标签定义,敢在不同领域扎根生长’的底气。”
谈及未来,任蕊的态度十分开放:“我不想给自己设限,会继续在体验中学习、在集体中发光发热,认真走好每一段路。”
在此她特别提到“特别感谢母校提供的多元化平台,从教室的专业授课到校园里的实践机会,这片包容的土壤,为我的每一次尝试托底,让‘从单一到多元’的成长有了生根发芽的可能。也特别感谢辅导员引路,老师授业,同学同行,朋友暖心,感恩相伴!!”
愿她在每一段旅程中,始终真诚如初,温暖如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