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已开始,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我们要加强传染病的防范意识。因此,为同学们上好“传染病预防”这一课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每一位同学的身体健康,更关乎整个校园内健康的学习生活秩序。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方法,共同为校园健康保驾护航。
一、流行性感冒
1.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又称流感,是一种病毒感染疾病。人们通常使用“感冒”来描述任何与流感症状类似的轻微病症,但事实上,流感的症状通常比普通感冒更严重,传染性强,传播面广,且持续时间更长。
2.流行性感冒都有哪些症状?
(1)发热
(2)身体疼痛
(3)头痛
(4)咳嗽
(5)鼻塞流涕
(6)乏力
(7)干咳及咽喉干痛
3.如何预防流感?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2)保持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
(3)坚持适度锻炼,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补充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
(4)尽量避开拥挤公共场所,必要时戴口罩。
(5)要按时对教室、宿舍进行消毒。
(6)保持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
二、麻疹
1.什么是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
2.麻疹都有哪些症状?
(1)发热
(2)咳嗽
(3)流涕
(4)全身斑丘疹
3.如何预防麻疹?
(1)接种麻疹疫苗。
(2)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室内常通风,保持手卫生,不用不干净的手触摸口、眼、鼻。咳嗽、打喷嚏时应避开他人,用纸巾或肘袖遮掩口鼻。
三、风疹
1.什么是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风疹都有哪些症状?
(1)低热
(2)皮疹
(3)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
3.如何预防风疹?
(1)接种风疹疫苗。
(2)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室内常通风,保持手卫生,不用不干净的手触摸口、眼、鼻。咳嗽、打喷嚏时应避开他人,用纸巾或肘袖遮掩口鼻。
四、流行性腮腺炎
1.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单侧或双侧耳下腮部红肿、疼痛为特征,少数情况下可能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并发症,感染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2.如何预防腮腺炎?
(1)避免接触传染源,不要与患病学生同用毛巾、器皿等个人用品。
(2)坚持适度锻炼,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补充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
(3)流行期间应暂停集会和集体文娱活动,不要到人多密集场所。
(4)要按时对教室、宿舍进行消毒。
(5)保持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
五、水痘
1.什么是水痘?
水痘是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表现为全身发作性瘙痒性皮疹、红斑或疱疹,水痘唯一的传染源是水痘病人,任何年龄都可感染,一次患病后可以持久免疫,极少有人再次患病,接种水痘疫苗,仍然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感染水痘后,一定不要挠。
2.水痘分几期?
(1)潜伏期:水痘潜伏期时间较长,一般为21天左右。
(2)前驱期:多数症状多数表现较为轻微,仅出现低热、少量皮疹、全身不适等症状。
(3)出疹期:水痘在出疹期,水痘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位于躯干、头部。
3.水痘是否需要隔离?
水痘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对感染人群需进行隔离管理,此类人群的隔离时间约在2~3周。
4.如何预防水痘?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2)坚持适度锻炼,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补充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
(3)流行高峰期减少外出聚会和参与大型活动,杜绝传染渠道。
(4)要按时对教室、宿舍进行消毒。
(5)保持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
(6)接种水痘疫苗。
六、百日咳
1.什么是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程长。
2.百日咳都有哪些症状?
成人和青少年,症状相对轻微,可能仅表现为长期干咳(持续 2 周以上),有鸡鸣样吼声,易被误认为普通感冒或支气管炎,成为隐性传染源。
3.百日咳如何预防?
(1)接种疫苗。
(2)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室内常通风,保持手卫生,不用不干净的手触摸口、眼、鼻。咳嗽、打喷嚏时应避开他人,用纸巾或肘袖遮掩口鼻。
七、肺结核
1.什么是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2.肺结核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可累及肺部及全身多个器官。
3.肺结核主要症状?
(1)咳嗽、咳痰
(2)咯血
(3)胸痛
(4)午后低热
(5)呼吸困难
4.如何预防肺结核?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要掩住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2)坚持适度锻炼,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补充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
八、新冠
1.什么是新冠?
新冠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简称,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新冠都有哪些症状?
(1)发热
(2)鼻塞、流涕
(3)咽痛
(4)肌肉疼痛
(5)发力
(6)腹泻
(7)味嗅觉减退
3.如何预防新冠?
(1)接种新冠疫苗。
(2)佩戴合适的口罩,勤洗手或用含酒精成分的洗手液清洁手部等。
(3)保持社交距离,与他人交谈,尽量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避免拥挤和扎堆。
(4)通风消毒每天至少开窗通风 2-3 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对经常接触的物品表面(如手机、桌面),可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九、手足口病
1.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
2.手足口病主要症状?
(1)发热
(2)口腔灰白色疱疹
(3)手部、足部、臀部皮疹
3.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勤洗手
(2)避免手口接触
(3)定期消毒物品
十、诺如病毒
1.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感染后症状多样且程度不一。从较轻的症状如恶心、呕吐,到较严重的腹泻、腹痛,再到严重时可能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
2.诺如病毒有哪些症状?
(1)腹痛
(2)腹泻
(3)恶心呕吐
(4)发热
3.如何预防诺如病毒?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带84洗手液等洗净双手,定期洗澡更衣,不共用个人物品。
(2)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减少到校外的餐厅就餐,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
(3)流行高峰期避免长时间待在人群密集场所,避开疫区。
(4)要按时对教室、宿舍进行消毒。
(5)保持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
十一、轮状病毒
1.什么是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是引起重症腹泻的最主要病原体,成人感染多症状较轻或无症状。
2.轮状病毒有哪些症状?
(1)腹泻
(2)呕吐
(3)发热
3.如何预防轮状病毒?
(1)接种疫苗。
(2)勤洗手,通风消毒每天至少开窗通风 2-3 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
十二、登革热
1.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2.登革热症状?
(1)高热
(2)头痛
(3)肌肉关节疼痛
3.如何预防登革热?
杀灭成蚊,可使用电蚊香、灭蚊烟片、杀虫气雾剂等进行室内灭蚊。
十三、基孔肯雅热
1.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引起,经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2.基孔肯雅热有哪些症状?
(1)发热
(2)关节痛
(3)皮疹
(4)恶心
(5)呕吐
(6)食欲减退
3.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
杀灭成蚊,在成蚊密度高的区域,可在花斑蚊活跃的晨昏时段,通过专业人员在空中喷洒杀虫剂,以达到杀灭成蚊的效果。也可使用蚊香、电蚊香、灭蚊烟片、杀虫气雾剂等进行室内灭蚊。
十四、眼睛近视
1.眼睛近视是如何产生的?
长时间看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持续看书或遗传等原因引起。
2.如何预防眼睛近视?
(1)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尤其是使用电子产品。用眼一段时间后,应适当休息,眺望远处,以缓解眼部疲劳。大学生非学习时间使用电子屏幕,每天累计时长不宜超过2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
(2)保持正确用眼姿势,大学生无论是看书、写字还是使用电脑,都应保持正确的姿势,如调整屏幕高度和角度,避免过度靠近或远离。
(3)增加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有助于放松眼睛,促进视力发育。每天至少进行1~2小时的户外活动,对预防近视眼有积极作用。
(4)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A、C、E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鸡蛋和鱼类等,有助于保护眼睛健康。保证均衡的营养,多吃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比如动物肝脏等。
十五、肥胖
1.肥胖是怎么引起的?
大学生肥胖主要由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作息紊乱三大因素导致。
2.如何摆脱肥胖?
(1)饮食调整,控制热量不挨饿,优先选择食堂,搭配 “1 拳主食 + 1 拳蛋白质 + 2 拳蔬菜” 的餐盘比例,少选油炸、红烧类菜品。用无糖豆浆、牛奶替代奶茶,用水果、坚果替代薯片、蛋糕,减少隐形热量摄入。
(2)日常增加活动量,每周安排 3 次专项运动:每次 30 分钟以上,可选跑步、跳绳。
(3)固定生物钟,尽量在 23 点前入睡,避免熬夜刷手机,保证 7-8 小时睡眠,减少昼夜颠倒。
十六、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学业和生活质量的核心保障,当前普遍面临学业、人际、未来规划等多重压力,及时干预和主动调节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情绪管理?
1.用 “情绪日记” 记录感受,避免压抑;通过运动(如跑步、打球)或听音乐释放压力,每周至少 2-3 次。
2.认知调整,接受 “不完美”,比如允许自己有一门课分数不高,减少自我批判;遇到难题时,把 “我做不到” 换成 “我可以试试”。
3.建立支持系统,主动和信任的朋友、家人倾诉,避免独自承受;加入 1-2 个兴趣社团,拓展社交圈,减少孤独感。
十七、健康管理
主动监测+及时就医,时刻关注身体信号,如果出现发热(体温≥37.3℃)、咳嗽、腹泻、皮疹等症状,及时上报就医:第一时间告诉辅导员,去学校卫生所或正规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遵医治疗,避免传染给同学,或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