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热点

  • 11
    2023-01
    近日,由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主办,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协办的第五届“人民中国杯”日语国际翻译大赛落下帷幕。大赛在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和中国外文局CATTI项目管理中心联合发布的《2022国内翻译赛事发展评估报告》中被评为2022年主流翻译赛事,吸引了中日两国700余所高校的近万名选手参加。我校学生凭借扎实的功底和出色的表现,共获奖项12项。其中,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学生安启悦获得本科生组汉译日一等奖;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学生王雲获得公共日语组汉译日二等奖,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张宇馨获得公共日语组日译汉二等奖;外国语学院连婧敏等9名同学获三等奖。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学校高度重视此次比赛,积极组织日语专业、第二外语及公共日语学生参赛,并安排指导教师进行一对一辅导,反复打磨翻译稿件。学科竞赛指导团队由多位骨干教师组成,致力于鼓励和带动日语专业和喜欢日语的非日语专业学生积极参与日语相关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新”,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就业时的竞争力。多年来,为提高我校学生的外语水平和翻译技能,学校一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科竞赛,开展学科竞赛指导相
  • 07
    2023-01
    近日,由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主办的第十四届“斯维尔杯”BIM-CIM创新大赛落下帷幕,由我校何宏伟、陈平、李萌、田洋、郭磊、吴微等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参赛,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荣获BIM建模二等奖10项,三等奖6项,这是我校第三次参加此项赛事。大赛自启动以来,共有来自全国近三百二十所院校的八千多名学生报名参赛。通过比赛,加深了广大学子对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了解,推进了BIM技术教学和应用,为高校BIM应用型人才培养搭建了良好平台。激发了建筑学子的对专业知识学习兴趣,培养了专业爱好。通过“以赛促练、以赛促建、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教改形式,将职业技能大赛与专业培养目标、就业岗位需求以及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参加此次比赛,加深了我校学生对专业和建筑行业的理解,建立团队协作理念,提高协同工作的组织、协调、配合、实施能力。同时,也营造了学子学习专业知识、钻研专业技能、勤奋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熟练掌握BIM应用技术,为就业打下良好基础。校 对:李佳芮责任编辑:徐 茜
  • 31
    2022-12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岁序常易,新元肇启。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们谨代表哈尔滨剑桥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向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全体师生员工,向心系母校、服务社会的各届校友以及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最美好的祝福!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更是全体剑桥人不负盛世、奋斗其时、埋头苦干、奋勇前进的一年。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全面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活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方略,不断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全体师生员工勠力同心、共克时艰,精准防疫,确保了学校安全稳定,各项事业突飞猛进,各项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迈出了剑桥“十四五”教育改革崭新步伐。这一年,党建与业务实现融合发展。学校深化“1332”党建模式,启动“578”达标行动,6个二级学院党总支、30个基层师生党支部与黑大相应党组织实现100%“结对共建”。学校顺利通过全省基层党建示范点验收。在省内院校中首家成立三个书院功能型党支部,打通了公寓党建育人
  • 29
    2022-12
    12月28日,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举办的第二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本科赛道)圆满落幕,我校艺术学院教师梁雪荣获三等奖。梁雪老师荣获本科赛道三等奖此次竞赛由来自全省39所本科高校的88名教师参与角逐,根据课程所属学科门类及报名人数,分为7组进行竞赛,其中工科类课程分为2组,理科类课程1组,农医类课程1组,艺术类课程1组、文学类课程1组、经管法教育类课程1组。比赛于12月27、28日两天通过线上方式进行,连续进行在线说课(10分钟)+教学演示(20分钟)。省级评审专家依据评分标准在竞赛平台进行评分,每组专家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取平均分,最终审核评议特等奖5人、一等奖10人、二等奖15人、三等奖20人。梁雪老师参加校赛线上说课环节我校校赛由教务处主办,党委书记袁伟、副校长王志臣、教务处处长宫洁和二级学院院长、教学部主任任评委。参赛教师由校级课程思政一流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二级学院(教学部)推荐教师组成,经过激烈角逐,择优推荐2名教师参加省赛。我校教师在此次竞赛中获奖,充分彰显我校教师具备优秀的专业素养和扎实的教学功底,也与我校一直以来对于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教学理念
  • 27
    2022-12
    12月20日-12月26日,我校创新创业学院组织开展了为期7天的2022年大一年度基于项目式学习立项线上答辩会。此次答辩由王滨生、马文龙、叶正欣老师担任评委,李金龙老师担任主持。共有来自教育学院、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智能与电气电子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的259组大一学生团队,在特殊时期克服困难参加了此次答辩。答辩会上,同学们从研究背景、项目计划、预期安排、经费使用计划等方面详细汇报了所研究的课题。评委老师们针对每一个项目,从可行性、创新性等方面给出了评价指导和改进建议,并结合专业领域知识一一为同学们解答了关于项目发展趋势、应用前景、社会及商业价值等问题,并对开题答辩的规范性给出了相关要求。同学们表示,通过参加此次答辩,感受到了项目式学习中创新的魅力,进入大学校园短期时间便有了清晰的学术研究方向,培养了创新设计意识、综合设计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加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感谢学院领导和专业老师给予的指导。校 对:李佳芮责任编辑:徐 茜
  • 26
    2022-12
    近日,由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开展的2022年度黑龙江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设立工作已经落下帷幕,经各企事业单位申报、市地人社局和省直单位推荐、专家评审、网络公示等程序,我校成功获批设立黑龙江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这标志着我校在促进产学研结合和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迈上了新高度,为我校科研创新工作开创了新局面,对我校的发展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我校是黑龙江省民办高校首家设立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学校。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是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平台,享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等权利与义务,可依托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联合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主要职责是利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及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优势,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事业单位科研创新能力,为我省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促进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工作,持续加强科研能力提升和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构筑人才高地,不断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申报“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是我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下一步,学校将整合资源,筑巢引凤,聚才引智,依托博士后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