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热点

  • 24
    2025-06
    为促进京津冀辽吉黑六省市的创意设计事业发展,激发六省市广大设计师及高校师生在设计理论、设计作品创作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搭建互相交流与学习平台,加快六省市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深化六省市行业协会在设计创新发展中的引领作用,6月21日—22日,由创意中国设计联盟、全国文创设计产业联盟指导,北京设计学会、天津市工业设计协会、河北省工业设计协会、辽宁省装饰协会、吉林省艺术设计协会、黑龙江省艺术设计协会主办,哈尔滨剑桥学院承办的“第四届京津冀辽吉黑设计创新发展系列活动”在哈尔滨举行。哈尔滨剑桥学院党委书记袁伟,创意中国设计联盟、全国文创设计产业联盟主席张震甫,北京设计学会副秘书长于欢,天津市工业设计协会副秘书长黄婷婷,河北省工业设计协会执行会长长兼秘书长于俊卯,辽宁省装饰协会会长刘兴贵,吉林省艺术设计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刘克力,黑龙江省艺术设计协会书记兼执行会长陈宇龙,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刘钻等分别代表各级致辞。会议期间,联盟及六省市行业协会代表与哈尔滨剑桥学院代表为“六省市创意设计优秀作品展”开幕剪彩。作为六省市艺术设计领域的专业展示平台,优秀作品展通过集中呈现京津冀及东北三省的创意设计成果
  • 23
    2025-06
    近日,黑龙江省教育厅公布了第二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名单,哈尔滨剑桥学院教育学院“科技赋能学前教育现代产业学院”凭借其卓越的建设成效和鲜明的特色成功入选,取得历史突破。这一荣誉标志着学校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产教融合,打造学前教育新高地哈尔滨剑桥学院科技赋能学前教育现代产业学院由东方剑桥教育集团与哈尔滨剑桥学院教育学院于2021年9月合作创建,以“开放、创新、奋斗、活力”为价值追求,立足龙江,面向全国,聚焦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产业学院瞄准学前行业改革发展需求,联合市教育研究院、区教育局,探索实践链、创新链、教育链的有效衔接机制,融人才培养、教研科研、技术创新、行业服务、学生创业功能于一体,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紧密结合、课程设置与岗位能力精准对接。通过几年的建设,打造了新型信息、人才、技术与物质资源共享机制,形成了校、政、研、企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模式。创新育人,培养卓越幼教人才产业学院以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省一流专业为引领,构建了交叉复合式教师教育专业群,形成了“三双一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与兴趣
  • 23
    2025-06
    6 月 18 日至 20 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正德楼与育贤楼三楼连廊举办思政课项目式实践教学优秀成果展暨优秀作品评选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成果展示,全面呈现了学生们在思政课项目式学习中的创新实践。成果展示区内容精彩纷呈,涵盖多个特色板块。各板块作品分区陈列,为参观者带来沉浸式的观展体验。在“我眼中的龙江精神”项目主题展示区,学生们以书法、绘画、手工、微电影等多元艺术形式,生动诠释了龙江精神的内涵。一幅幅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传递着对龙江精神的敬仰;色彩斑斓的绘画,描绘出龙江大地的壮丽风貌;精巧的手工作品,展现了对家乡文化的热爱;而富有创意的微电影,则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大庆精神跃然屏幕之上。在“寸笺载记国殇——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调研” 板块展示区,学生们通过深入实地调研,收集珍贵资料,以调研报告、手书绘画等形式,揭露侵华日军的累累罪行,警示人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这些调研作品生动展示了学生们不忘国耻,立志报效祖国的情怀 。“家乡文化” AI 创意展示区的作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将家乡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元素融入AI 创意画册中,用科技赋能思政课项目式学习,
  • 20
    2025-06
    6 月 20 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忠孝带领学院6名思政课教师走进哈尔滨石油学院,围绕 “大思政课” 实践教学开展深入交流,旨在进一步深化合作,共促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哈尔滨石油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的陪同下,交流团成员首先参观了铁人精神育人馆。踏入展馆,泛黄的手稿、锈迹斑斑的工具、珍贵的历史影像,生动再现了当年铁人王进喜 “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的奋斗场景。沉浸式的参观学习让大家深刻领略到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跨越时空的无穷魅力,也为思政教育实践提供了鲜活教材。随后,交流团成员参观了哈尔滨石油学院校史馆。馆内以时间为脉络,通过图文展板、实物陈列、多媒体互动等形式,系统展现了学校从创办之初的筚路蓝缕到如今特色发展的历程。建校初期的老教案、师生自制的教学仪器、不同时期的荣誉证书等历史物料,串联起一代代石油学院人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的奋斗记忆。在交流座谈会上,哈尔滨石油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详细介绍了各自学院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以及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举措。双方围绕两校前期签署的《共建 “大思政课” 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协议》等内容展开广泛交流。未来,两校将以共建 “大思政课
  • 20
    2025-06
    为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师生数字素养,6月17日下午,我校首届数字素养Show Me人工智能挑战赛在正德楼多功能厅成功举办。本次比赛由东方剑桥教育集团信息科技部与我校通识教育学院联合主办。学校副校长樊千、教务处处长宫洁、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迟德水、通识教育学院副院长冯长丽出席活动,集团信息科技部经理张伟、主管刘瀚博和信息化教学中心聂斌担任本次竞赛的专家评委。活动由通识教育学院院长高珊主持。本次大赛设置了学生和教师双赛道,经过前期选拔,共有12组选手晋级决赛。在紧张激烈的角逐中,每位选手通过5分钟的精彩展示,从工作实际到个人兴趣爱好等多个领域,向评委和观众呈现了各自设计的智能体,充分展现了师生们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的能力。活动比赛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吸引了大量对人工智能感兴趣的师生前来观摩学习,共同感受创新应用的魅力。现场互动积极,掌声不断,充分体现了师生们对提升自身数字素养的热情和对前沿科技应用的浓厚兴趣。经过专家评委的严格评审和专业点评,最终学生组鲁成荣获一等奖,丛海轩、张海生获得二等奖,王梓涵、罗笳益、刘诗琳获得三等奖;教师组白变
  • 18
    2025-06
    6月17日,我校第五期“青年学者月度沙龙”在正德楼408会议室成功举行。本期沙龙以“省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注意事项与可行性研究报告撰写”为主题,由智能与电气电子工程学院网络工程专业教研室主任杨立标博士主讲。博士服务管理办公室的10位青年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基金项目申报这一核心议题,开展了一场深度交流与思想碰撞。在一个多小时的分享中,杨立标系统梳理了省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流程与关键环节,强调应认真研读指南、紧跟政策导向,立足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聚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精准选题。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撰写方面,他就项目名称、摘要、研究背景、研究内容与目标、技术路线等核心部分进行了详细指导,指出高质量申报材料应突出创新性、逻辑性和可行性,并注重科学问题的凝练与前期成果的支撑。讲座内容充实、条理清晰,对提升我校青年学者的基金申报能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青年学者月度沙龙”是博士服务管理办公室精心打造的学术交流品牌,长期致力于搭建青年学者资源共享、思维共生、创新共促的平台。科研之路,本就是一群追光者以笔为犁、以思为种的漫长耕耘。当青年学者的思维在沙龙中激荡,当经验与热忱交织成奋进的阶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