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热点

  • 12
    2022-11
    近日,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指导,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联合举办的2021年度“中国电信奖学金”评选结果公布。经校级、地市级分别推荐,省级初评和全国评审,确定“中国电信奖学金·天翼奖”获得者98名,“中国电信奖学金·飞Young奖”获得者1486名。我校江欢同荣获2021年度“中国电信奖学金·飞Young奖”。据悉,“中国电信奖学金”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自2014年起联合设立,旨在广大青年学生中深入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掘、树立、宣传优秀青年学生典型,对优秀大学生进行奖励,凝聚和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个人简介江欢,女,中共党员,哈尔滨剑桥学院外国语学院2019级英语专业四班学生。学院团总支副书记,班级班长。一、品学兼优,砥砺奋进品学兼优、砥砺奋进、矢志不渝,在校期间她学习和综测成绩连续三年位列专业第一名,曾获中国电信奖学金·飞Young奖、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上海外教社奖学金、校一等综合素质奖学金、校三好学生、优秀团
  • 11
    2022-11
    近期,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宣传文化部,面向全国征集遴选300支全国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示范团队,其中黑龙江省高校共入选10支团队,我校外国语学院“静雯”志愿者服务站成功入选。外国语学院“静雯”志愿者服务站自成立以来,始终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开展支教助学、科技创新推广、环境保护、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注重培养服务意识,增强剑桥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外国语学院“静雯”志愿者服务站表示,将组织带领青年志愿者努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科技志愿服务的实践中绽放灿烂之花、绚丽之彩。同时,在志愿服务中找到点亮青春的指明灯,勇敢前行,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用奋斗的青春唱响新时代的雷锋之歌。校 对:李佳芮责任编辑:徐 茜
  • 02
    2022-11
    “五星红旗的每一次升起,国歌的每一次奏响都将我带到那光辉一刻,激起我心中的万分感叹。”“国旗飘扬,国歌嘹亮,国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新中国成立时那份团结进取的激情,始终凝聚鼓舞着全体中华儿女。”一场穿越70余载的专题展,为哈尔滨剑桥学院的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为更好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发全校师生爱国主义情感,10月28日开始,我校党委宣传部、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携手东北烈士纪念馆联合举办的《国旗·国徽·国歌专题展》在体育馆展出。展览共分为国旗、国徽、国歌三部分,通过55块展板、300余张图片全面系统展示了国旗、国徽、国歌沿革及使用国旗、国徽、国歌的相关法律法规。激发广大青年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意识,增强其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唱响“礼赞新中国,奋斗新时代”的昂扬旋律。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国旗、国徽和国歌是庄严的、崇高的、神圣的。维护国旗、国徽和国歌的尊严,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维护民族的尊严,维护
  • 02
    2022-11
    近日,由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委教育工委、省文旅厅、省司法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广电局、省文联组织开展的“永远跟党走”公益广告创作大赛公布获奖结果,我校艺术学院参赛的两件作品分别获得业务组银奖与业余组优秀奖。此次大赛自4月份启动以来,前后共历时5个月,共收到参赛作品1409件。经过组织专家初评与终审,最终评选出获奖作品158件,其中金奖作品10件、银奖作品20件、铜奖作品40件、优秀奖作品88件。同时,评选出活动优秀组织奖单位4家、十佳公益广告创作单位10家、十佳公益广告媒体单位10家。其中,由我校艺术学院辅导员宁佳欢指导、2019级学生黄玲英创作的《筑梦匠人》荣获业余组平面广告类银奖;2020级学生林静创作的《强国复兴有我》作品获得业余组平面广告类优秀奖。《筑梦匠人》艺术学院 黄玲英 宁佳欢《强国复兴有我》艺术学院 林静一直以来,我校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艺术设计类比赛,努力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创新实践的社会平台,学生也在校内外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此次参赛获奖,充分展现了我校艺术学院坚持实施“五横一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实施德育实践工程、养成教育工程所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在
  • 28
    2022-10
    10月25日,教育学院领导、实习带队指导教师和2019级小学教育专业的同学们齐聚剑桥学院立德广场,整装待发奔赴实习基地,开启本次教育实践活动的线下实践环节。实习出发此次实践活动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进程,结合当前疫情防控要求,采取“1+3”线上线下融合实践模式,即校内指导教师+小学指导教师、行业专家导师、网络平台讲师四师融合。校内指导、基地跟岗、行业专家导师讲座、网络平台课程学习等多种实习形式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学生在双导师指导下进行线上实习抵达实习基地后,各小学校领导召开师生见面会,对学生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办学理念及办学特色,进一步提出实习要求。实习基地欢迎仪式我院学生凭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很快的投入到了实习工作中,用谦虚的心去学习,用包容的心去接纳,用温暖的心去关爱孩子。学生线下实习教育实践环节学习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教育人才的综合训练环节。本次实习以教师岗位实践能力培养为出发点,结合教师专业标准,全面培养学生教育教学能力,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对于学生巩固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具有重要的作
  • 23
    2022-10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提高教师授课水平及课堂教学能力,日前,教育学院在全院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以精研细磨提升教学能力,专家助力促进专业发展为核心的专项会议,副校长樊千教授、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曲长祥教授、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督导组组长李永海教授出席了此次教研活动,并就如何上好一堂课展开深入分析与讨论。会议由教育学院副院长栾宇菲主持,教育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会议,此次活动分为督导对学院整体教学情况的反馈、公开课分享及专家点评、专题讲座三个环节。上学期课堂教学督导检查情况反馈督导反馈环节由校级督导隋向萍教授针对上学期教育学院教师课堂教学督导检查情况进行反馈。宋爽老师分享公开课《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专家对公开课进行点评公开课分享环节由教育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宋爽以《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为题进行公开课展示。专家充分肯定了宋爽老师亲切自然的教态,新课导入方法得当,课程环节完整,层次清晰,重难点突出,讲练结合、学思结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板书设计清晰合理,并对学生生成状态的激发与评价提出了改进建议。“如何上好一堂课”专题讲座专题讲座环节由教学质量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