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热点

  • 14
    2022-07
    6月17日—22日,我校组织全体学工人员赴井冈山开展了以“喜迎二十大,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活动。活动期间,共组织开展了1次专题教学、11次现场教学,特别是以此次研学为契机,顺利开展了辅导员“六说”活动,成功举办了党总支书记井冈山论坛。全体学员纷纷表示接受了一次党性锻炼之旅、心路洗礼和文化熏陶,将传承弘扬井冈山精神,把学习成果真正转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强劲的育人动力,让井冈山精神在推进学校学生服务与管理工作中绽放光芒!学校党委副书记 沙迪沙迪:井冈山精神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放眼未来,中国进入新时代,这是一个讲忠诚、比奉献、善拼搏、勇担当、敢创新的新时代,这个美好的新时代是由无数个像井冈山革命先烈的“沉默的砥柱”撑起来的。我们应不负革命先烈英勇牺牲,珍惜当下美好生活,坚定理想信念,让井冈山精神在心中扎根;坚守宗旨职责,让井冈山精神在行动中传承;坚持奋斗奉献,让井冈山精神在我们心中延伸,让我们发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精神力量,贡献自己的热血,用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校团委书记 王莉王莉:很荣幸能参加此次研学活动,初
  • 14
    2022-07
    为进一步提升辅导员育人能力和工作水平,切实凝聚人才培养共识,6月17日,我校辅导员工作“六说”专题会议在井冈山召开。学校党委副书记沙迪、各学院党总支书记和全体辅导员参加会议。辅导员们围绕学校“11334”方针、“24字工作方针”和“四大工程”育人体系建设三个方面,结合自身实际工作,从思想建设、学生管理、班级管理、学生干部管理、学风建设、心理健康、贫困帮扶、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就业服务等方面与育人实际案例,详细讲述了工作思路方法、具体措施、取得成效及面临的挑战。学校党委副书记沙迪参加“六说”专题会议会上,沙迪对全体辅导员“六说”的精心准备给予肯定,针对共性问题提出了指导性建议。他强调,“六说”是迎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体辅导员提升业务水平、育人能力和创新工作方式有着重要意义。并对未来辅导员如何做好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要立德树人,加强自身素质建设,提升个人业务水平;二要创新工作方式,多角度、多元化强化育人方式;三要发扬井冈山精神,坚持育人初心,牢记树人使命。信念要坚定,思想要积极,作风要过硬,能力要过强。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建设。此次专
  • 14
    2022-07
    6月19日,在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上,在中国共产党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遗址宁冈县茅坪谢氏慎公祠里,学校党委副书记沙迪同志为全体学工人员上了一堂《弘扬传承井冈山精神,牢记秉承学工人员使命》的具有特殊意义的生动党课。沙迪在茅坪谢氏慎公祠为全体学工人员讲党课学工人员聆听党课谢氏慎公祠是毛泽东在宁冈茅坪主持召开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的遗址。会上总结了工农革命军建立井冈山根据地的经验,提出深入土地革命,加强根据地政权建设、军队建设和党组织建设的任务,阐明中国革命战争发展和胜利的必然性与可能性,初步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问题,重申创造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方针。党课上,沙迪为大家讲述了什么是井冈山精神,为什么要学习井冈山精神及未来如何把井冈山精神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他指出,我们党走过的100年是极不容易,也是极不平凡的100年,在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抗疫精神等等众多的红色精神,这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宝贵财富、思想伟力和精神密码。今天我们在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上,上了一堂党课,这不仅仅是一次党课,更是一次在精神感召下重铸心灵的机会。我们应该“以
  • 13
    2022-07
    久有凌云志,今上井冈山。6月24日-30日,我校组织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井冈山思政教师和党务干部研学活动,学校思政教师和党务干部代表共11名学员千里奔赴红色摇篮,齐聚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此次活动旨在更好把握井冈山精神的实质内涵,将井冈山精神更好地融入到学校思政课教学中,融入到学校思政工作队伍建设中,融入到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研学期间,通过举办现场教学、体验教学、任务教学、传唱红歌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追寻革命足迹,重温革命历史,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激发新时代奋斗前行的内生动力。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学员们登上黄洋界哨口,参观胜利纪念碑、哨口营房旧址、保卫战遗址,重走挑粮小道。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隋向萍结合黄洋界保卫战开展现场教学,大家身临其境,感受当年红军战士英勇沉稳、临危不乱、战胜敌人的必胜信念和可贵品质。隆隆炮声早已散去,但依靠群众求胜利的精神永不磨灭。在黄洋界哨口炮台旧址合影黄洋界保卫战现场教学在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前合影在毛泽东同志手书《西江月 井冈山》横碑前合影在朱德同志手书“黄洋界”横碑前合影挑粮小道体验教学青山埋忠骨
  • 12
    2022-07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巩固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进一步坚定学生工作人员的理想信念,我校组织全体学工人员,由党委副书记沙迪同志带队,于6月17日赴井冈山革命圣地,开展了为期6天的“喜迎二十大,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文化”井冈山主题研学活动。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井冈山斗争时期留下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即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我校学工人员汇聚于此,聆听专题党课,重走红色道路,更加鲜活、更加生动、更加亲切地感受那段革命历史,也能更好地激励我校全体学工人员走好脚下的路,谱写出我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篇章。齐聚井冈山,重走红军路湘赣边界的井冈山,群山起伏、层峦叠嶂。颠簸盘绕的道路让学员们先从身体上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的艰苦奋斗、无畏牺牲的精神。井冈山学工人员研学班开班式上,党委副书记沙迪同志强调此次红色之旅要思考好、探讨好、领会好三个问题,即井冈山精神是什么、为什么学习井冈山精神和如何践行井冈山精神。他指出,要把井冈山精
  • 11
    2022-07
    7月5日下午,“人工智能研究的发展及关键技术”学术报告会如期在线上举行。我校特邀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雪瑶博士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师生作专题报告。全校各学院的科研负责人和部分骨干教师受邀参加了报告会。此次报告会由智能与电气电子工程学院承办。高雪瑶教授以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开篇,完整诠释了人工智能从孕育期到1956年的诞生,以及经过上世纪70、80、90年代的基础发展,到了21世纪随着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加入,人工智能算法上已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2010年后,随着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工智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2020年,人工智能成为最热门的行业,引领未来。在讲座中,高教授针对人工智能现阶段及未来的应用领域进行了阐述,为从事相关行业的师生指明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她针对人工智能的主要技术展开深入讲解,为师生简要概述了人工智能目前主要的技术,包括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等。并针对机器学习中的回归、决策树算法、朴素贝叶斯算法、K最近邻分类算法、隐马尔科夫模型等做了原理讲解。同时,对较有难度的深度学习,为大家深入浅出地进行了算法诠释。她还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