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
    2021-10
    为积极主动做好疫情影响下的教学预案,切实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9月29日,教师发展中心组织教师开展线上教学培训工作,近百名教师在线参加了本次培训。郑欣欣老师分享的题目是《线上“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实施与分析》。课前规划与准备—课前线上自学,完成知识传递。教师完成教学设计:平台选用→中国大学慕课创建异步SPOC→发布考核办法→上传电子教材→发布预习要求及视频→发布讨论主题→制作PPT课件→根据重难点,遴选测试题。学生需要在课前预习电子版教材并辅助平台视频讲授、整理预习笔记等。课堂实践—课中线上直播,完成知识内化。利用钉钉直播平台统计学生出勤情况。直播过程中采用课件+语音+墨迹板书,梳理重难点,增加互动环节,设置知识点总结和讲解作业,最终达到面授的效果。课堂反馈—课后拓展,完成知识迁移运用。通过布置作业强化学生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利用钉钉平台及时批改,让学生完成单元自测,进一步强化知识点。课后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提升学生的被关注度。课程效果与反思—经验与能力双重提升的过程。通过在线资源学习,汲取丰富教学经验,提高了教学能力。再将其运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形成了良性的教学循环。基础教学部的
  • 23
    2021-06
    6月21日下午,学校在问学楼310会议室召开师范类专业认证推进会。黑龙江省教育评估院院长景丽英、规划所所长张立明莅临我校开展师范专业认证指导工作。教务处、教学质量评估中心、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研究所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校长王志臣主持。会上,省教育评估院景丽英院长强调了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重大意义,严格按照认证标准做好自评报告撰写及佐证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要把师范专业认证作为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促进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省教育评估院规划所所长张立明反馈专家对我校学前教育专业认证申请书的意见和建议。副校长王志臣代表学校对省教育评估院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介绍了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开展情况和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情况、存在问题与下一步工作思路。省教育评估院专家与与会的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对师范类专业认证中的困惑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学校将以这次认证指导工作为新的起点,对“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进一步认识深、理解透、把握准,坚持以新的发展理念谋划师范教育发展,全面提高我校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 31
    2021-05
    5月29日、30日,哈尔滨剑桥学院2021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顺利进行。2021届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准备充分,安排合理,组织有序,答辩效果较好。 一是各学院高度重视,管理规范。学院答辩准备工作充分,按照论文检测标准,严格审查学生答辩资格,答辩委员会成员结构合理,场地布置规范。二是答辩现场秩序井然。毕业生答辩均采用PPT汇报,着装得体,精神饱满,准备充分,汇报流畅,答疑解释积极;答辩委员会教师均能参与质疑,态度严谨,能对毕业论文(设计)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现场秩序井然。三是相关材料完整齐全。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等相关材料完整、填写规范、准备齐全。四是毕业论文(设计)整体水平较高,保证一人一题,研究内容与所学专业紧密相关,工作量适中,难度适宜。今年由于疫情,处在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采用线上答辩,各学院提前调试设备,组建QQ群、腾讯会议室,确保线上答辩顺利进行。艺术学院答辩前进行了毕业设计作品展,聘请企业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答辩。为了确保答辩质量,各二级学院要求少数接近合格但有问题的毕业论文(设计)限期修改完善,延缓答辩。目前,各二级学院一方面要认
  • 28
    2021-04
    为深入推进我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4月28日下午,我校邀请哈尔滨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系主任徐祖胜作了题为“专业建设视角下的师范类专业认证评建策略”的专题讲座。我校师范专业教学部门领导及任课教师参加了讲座。讲座由教务处处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宫洁主持。讲座中,徐教授从把握专业认证的思想脉络、建立回应认证的培养体系、落实产出导向的课程教学、建设保障运行的体制机制等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师范专业认证的核心内容。徐教授指出,师范专业认证工作应做好四件事,一是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合理定位;明晰专业毕业要求,建立培养标准。二是建立基于OBE的课程体系,以学生能力达成为导向开展教学、建设和学生指导。三是通过课程考核评价,社会调研对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度进行说明。四是基于不同类型的评价结果,有针对性的推进专业持续改进的不同建议。2021年,恰逢“十四五”规划全面启动之年,在这关键的时间节点,我校师范专业认证工作应适应新要求,开创新局面,争取新成绩,共同推荐专业认证工作高质量发展,以有温度的教育情怀,发展有高度的师范教育。
  • 16
    2021-04
    为引导广大教师聚焦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和在线教育教学相关工作实践实际需要,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深度融合,4月13日,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第二期信息化教学专题培训,此次培训以“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应用实践为主要培训内容,由基础教学部主任高珊、大学语文教研室主任李倩主讲。各二级学院(部)的教师参加了培训。高珊以“雨课堂+混合式教学”为主题,详细介绍了雨课堂如何在教学中应用,以及结合《高等数学》类课程如何开展混合式教学。基础教学部主任高珊李倩以“信息技术改进教学形态—大学语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从大学语文课程的学科定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诸多方法、雨课堂应用及总结探索等五个方面,详尽介绍了教研室如何将“雨课堂”融入大学语文课程中。大学语文教研室主任李倩此次培训有效展示了“雨课堂”良好的课堂互动、及时的授课反馈和多样的授课形式等特点,对提升我校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基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教与学活动及应用混合式教学方式等都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培训现场
  • 07
    2020-12
    12月4日下午,教师发展中心组织新教师开展主题沙龙活动。本次活动由教务处处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宫洁主持,我校近期新入职的20余名教师参加。教务处处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宫洁主持活动宫洁处长对新入职的教师加入我校教师队伍表示欢迎,并向新教师介绍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整体情况,鼓励新教师树立良好的教育理想信念。新入职教师围绕着教学方法、教学案例为主题各抒已见,分享了日常教学中的经验、收获和小妙招。教师们首先介绍了各自所承担的课程,接着从课堂点名、课程内容设计、学生笔记要求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各自的情况,教师们从经验中取长补短,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新入职教师现场交流活动邀请了外国语学院潘春英、基础教学部刘春艳两位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分别针对信息化教学运用及教学经验两方面做了分享。潘春英老师从信息化教学核心概念与自身信息化教学设计思路相结合,深入浅出的阐述了信息化在教学应用中的重要性。外国语学院潘春英老师经验分享刘春艳老师结合自身十余年的教学经验,从“研究教学”“研究学生”“研究自我”等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大学老师。基础教学部刘春艳老师经验分享本次活动促进了新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