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热点

  • 20
    2025-03
    3月18日,我校召开了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的教学督导会议,为新学期提升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会议由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主任赵菲主持,副校长樊千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宣布了2025年度教学督导人员名单。本届督导涵盖了各级教学比赛获奖教师、学院推荐的骨干教师以及经验丰富的银龄专家,他们不仅在教学能力上表现出众,更具备敏锐的创新思维与深厚的研究能力,学科领域覆盖全面,为督导工作注入了多元活力。会议明确了本学期督导工作的四项重点内容:一是建立联合听课制度,实行小组交叉式听课模式;二是创新教学简报改革,通过数据支撑和板块优化,助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三是实施双线质量监控,既抓课堂教学过程,又严把试卷、毕业论文质量关;四是推行月例会制,构建“监督-诊断-改进-提升”闭环。会议组织全体督导人员对新修订的督导工作条例进行了深入学习,明确了组织管理架构、聘任条件与程序、工作权责等内容。同时,相关教师还介绍了教学质量管理平台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樊千副校长作总结讲话时指出,督导工作不应仅仅停留在监督层面,更要成为助力教师成长、推动教育变革的关键力量。在育人理念上,要与时俱进,引导教师更新观念;在
  • 20
    2025-03
    3月19日上午,沧州师范学院校长张占平、副校长周振平一行来我校参观交流,双方围绕党建和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我校党委书记袁伟、党政办主任刘振利、教育学院副院长柏琳等陪同参观。沧州师范学院领导一行首先来到我校工商管理学院党员之家,详细了解了学院党建工作开展情况。随后,前往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交流。还参观了师德养成馆、IEM产教融合中心、明德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和图书馆等场所,对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一站式服务社区建设、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了解,并对我校教育理念、办学条件、教育教学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此次交流活动,加强了两校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为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双方表示,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党建和教育教学工作水平,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摄影:张金鹏校对:刘田进责任编辑:徐茜
  • 19
    2025-03
    为深化结对共建,推进新媒体创新发展,3月18日下午,我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刘长勇、新闻宣传中心主任张金鹏率新闻宣传中心20余名学生骨干赴我校结对共建高校——黑龙江大学开展学习交流。我校一行人员受到黑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及全媒体中心师生的热情接待。黑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肖博宇,张笑雷、王思聪、孙晟伟、金松琦等指导教师和各部门负责同学介绍了黑龙江大学全媒体中心的团队架构、管理体系、新媒体团队建设等情况。刘长勇介绍了我校发展概况、新闻宣传工作情况,希望深化两校部门间结对共建,促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交流,共同推动两校新媒体发展;张金鹏介绍了我校新闻宣传中心团队建设情况和新媒体运营管理情况。交流环节,双方围绕新媒体矩阵建设、团队管理、内容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黑龙江大学全媒体中心师生分享了内容策划、推文制作、视频拍摄、宣传推广、平台运营、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的经验成果,并逐一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交流结束后,我校师生共同参观了黑龙江大学校史馆、馆藏文物展,详细了解了学校办学历程、办学成果和学科特色。此次学习交流活动,增进了双方团队成员的融合互动,为两校在新媒体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奠定了基础
  • 19
    2025-03
    为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各民族师生间交往交流交融,3月17日,我校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了以“石榴花开别样红,籽籽同心一家亲”为主题的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活动。来自汉族、蒙古族、朝鲜族、满族、回族等70余名师生代表,以及学生服务处、教育学院的相关负责人欢聚一堂,用欢声笑语描绘出民族团结进步的美好画卷,用文化认同构筑起共同的精神家园。活动中,教育学院戴雅涵老师从专业的角度带领大家深入了解汉族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独特的文化内涵与魅力,随后蒙古族、彝族学生代表也分享了各自民族的文化特色、风土人情,并带来了精彩的民族舞蹈,让参与活动的师生们身临其境地领略别样的民族风情。除了精彩的分享和表演,少数民族学生还带来了家乡各式各样的服装、饰品、特产,供师生们观摩、体验、品尝。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民族手工艺剪纸、扎染技艺等体验环节,让师生们亲手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此次活动由我校党委统战部、学生工作部联合主办,教育学院承办,以沉浸式文化体验为载体,通过“讲、演、品、创”四维互动模式,让各民族师生在文化对话中增进理解,在艺术交融中厚植情谊。“此次活动,以文化为纽带搭建起了民族团结的桥梁,
  • 19
    2025-03
    为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丰富党员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直属图书馆党支部精心打造“红悦角”品牌,传递红色力量,激发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3月18日下午,直属图书馆党支部携手致远书院学生开启“红悦角”第一期读书分享会,活动由直属图书馆党支部书记田华主持。王立海馆长率先分享《红旗飘飘》的读书心得。他深情地谈到,每一部红色经典皆承载厚重历史与伟大革命精神,他殷切地期望大家能够常走进图书馆,研读红色书籍,深刻体悟深刻内涵与磅礴力量,让红色精神融入血脉,化作奋进动力,在新时代不忘初心、勇攀高峰,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分享会上,同学们以PPT展示为载体,声情并茂地讲述了《红岩》《红色家书》《青春之歌》《红星闪耀中国》等红色经典中的感人故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书中蕴含的伟大精神。通过对书中英雄事迹与伟大精神的阐释,深刻领悟到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他们的分享充分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积极向上、砥砺前行的精神风采,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了一抹亮丽的红色。此次读书分享会不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直属图书馆党支部通过搭建这样的交流平台,将红色文化融入阅读之中,引导广大师生在阅读中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 19
    2025-03
    3月18日,在正德楼408会议室,我校第二期“青年学者沙龙”以“智能农机装备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及科研实践”为主题,汇聚智能农机装备领域专家顿国强博士,博士服务管理办公室主任王晰等14位青年学者,展开了一场学研深度融合的学术对话。沙龙活动中,躬耕农机智能领域十余载的顿国强博士担任主讲,他以“扎根大地做科研,俯首田间写论文”的躬行实践为引,为在场学者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深度分享。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交流中,顿国强博士系统梳理了智能农机装备技术的发展脉络,展现了他对这一领域的深刻见解和独到思考。他不仅擘画了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的战略蓝图,更从民办院校教师的独特视角,就实验室体系构建、科研生态培育、学科竞赛指导等维度倾囊相授,分享了自己的宝贵经验和成功做法。顿国强博士提出的“三维发展模型”引发了在场学者的强烈共鸣。该模型以需求导向锚定科研方向,确保研究紧贴实际、解决真问题;以交叉融合拓宽学术疆域,打破学科壁垒,促进知识创新;以团队协作突破创新瓶颈,集众智、聚合力,推动学校科研工作取得更大突破。 沙龙活动现场,14名青年学者进行了互动、思辨,展开多维对话。既有对农机装备智能化转型的技术解构,也有学科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