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新闻

  • 21
    2025-07
    近日,在第十九届大学生运动会武术比赛中,我校学子奋勇拼搏,不负众望,在多个项目中斩获荣誉,展现了扎实的武术功底与良好的精神风貌。此次大运会武术比赛参赛人数是历届最多的一次,有来自全省20多所高校的近500名学生同场竞技。我校学生邓茹、李兆龙两名同学在教练员吴姝瑶、徐丹的带领下首次参赛,凭借精准的动作、流畅的套路、刚柔并济的表现在女子甲组双器械项目中夺得第五名;男子甲组枪术项目中荣获第六名;女子自选长拳项目中位列第八名。此次成绩的取得,是我校推行项目式教学成果的生动体现。近年来,学校大力支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将武术教学与实战训练相结合,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项目化模式,让学生在针对性训练中提升技能、磨砺意志。教练团队围绕竞赛项目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技术与心理素质的双重提升。未来,我校将持续深化项目式教学改革,为学生搭建更多实践平台,助力学子在各类赛事中再创佳绩。校对:刘田进责任编辑:徐茜
  • 20
    2025-07
    在刚刚落幕的黑龙江省第十九届学生运动会乒乓球比赛中,我校乒乓球队再创佳绩,我校学生宋雨彤在教练王勇、赵春义的悉心指导下,凭借出色的技术和稳定的发挥,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夺得甲组女子单打冠军,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同时我校还获得此次比赛的体育道德风尚奖。本次比赛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办,汇聚了全省高校的乒乓球精英选手,竞争异常激烈。甲组女子单打报名人数多达61人,宋雨彤同学在比赛中展现出顽强的拼搏精神和精湛的球技,以沉着冷静的心态应对每一场对决。尤其在决赛中,她稳扎稳打,以精湛的攻防转换和灵活的战术调整战胜强劲对手,最终摘得桂冠。我校始终重视体育育人工作,积极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此次成绩的取得,是我校项目式教学成果的体现,不仅彰显了我校学子的竞技风采,也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增添了亮丽的一笔。校对:刘田进责任编辑:徐茜
  • 14
    2025-07
    近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材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测评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举办的2025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本科英语组)全国复赛落下帷幕。我校郭威、黄旭、张承鑫、姜迪、徐艳霞教师团队荣获2025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复赛二等奖。教学团队获奖证书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创办于2013年,是面向全国高校外语教师的大型公益赛事,在全国高校外语教育领域广受认可,为全国高校外语教师搭建交流新思想、新理念与新方法的学习平台,为全面深化外语教学改革、提高外语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服务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本次比赛,团队成员融会贯通综合英语的课程理念,将数智技术有机融入课程之中,将课程思政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入知识传授之中,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提升教学质量,落实育人使命,讲述中国、沟通世界。成员们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精心优化教学设计,完成了说课视频(团队负责人郭威老师主讲)和授课视频(团队成员黄旭老师主讲)的录制。教师团队协同合作、凝智聚力、互助互促,彰显了团队的魅力、尽显教师风采。教学团队参加比赛此次获奖,不仅是对我校
  • 11
    2025-07
    为学习借鉴邻省兄弟院校在办学治校方面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提升自身办学水平,7月10日,学校领导刘小辉、樊千率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行11人赴吉林外国语大学参访交流。在吉林外国语大学相关领导的陪同下,我校参访团先后参观了图书馆和地球村,观看了吉林外国语大学宣传片,全面了解了该校作为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民办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成就。随后,双方在国际交流中心二楼会议室举行座谈。吉林外国语大学教学副校长杨春梅对我校参访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发展历程和办学成效。双方人员围绕学科建设、科研项目管理、教学改革、人才引进与培养等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座谈会后,吉林外国语大学校长秦和陪同我校参访团成员共进工作午餐,双方继续就发展规划、校际合作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均表示,未来要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合作,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推动两校办学事业再上新台阶。校对:刘田进责任编辑:徐茜
  • 03
    2025-07
    为确保暑假期间的校园安全和新建宿舍楼项目施工安全,7月3日下午,我校党委书记袁伟等校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对校园安全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校领导一行深入保安值班室、教学楼、食堂、学生公寓、商业街、体育馆、新建宿舍楼施工现场等重点区域进行了实地检查,听取了各单位负责人的安全工作汇报,特别对新建宿舍项目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进行了全面检查。针对暑假期间校园安全工作,学校领导强调:一要强化安全意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严格落实三级值班要求,各级值班人员要落实安全责任,加强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上报。二是加强安全管理。加强对外来人员和车辆的管控,按照询问、核实、登记的要求实行闭环管理。实行封闭管理,教学楼和实验室在安全检查后统一贴封条,安保人员每天进行巡查。食堂停业的档口和商业门店要关闭水、电、燃气设施设备,正常营业的档口要保证食品安全,专人负责管理。在建工地和装修施工现场要明确安全责任人,特别要落实动火审批手续,严禁私自动用明火。施工期间要落实安全措施,实现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的目标。三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要保障暑假期间因特殊情况留校的学生的正常就餐,保证新建项目和装修工地工人能够按需就餐
  • 03
    2025-07
    7月2日,在第十一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黑龙江赛区中,我校师生以“创新擎旗、科技报国”的精彩风貌,勇夺复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刷新了我校在此项国家级赛事中的历史最佳战绩。本次获奖的两项作品均出自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科创精英团队。由赵贵锋、狄瑞东、刘志成三位同学匠心打造,历雪、王赞杰两位教师指导的《“时序之翼”仿生侦察检测扑翼机》,以全省前三甲的卓越表现斩获黑龙江赛区一等奖。该作品突破传统无人机技术桎梏,深度融合仿生学与人工智能,通过精密复现鸟类飞行动力学原理,搭载高精度环境传感模块,实现在复杂地貌中自适应飞行、实时数据采集与智能分析,被誉为“兼具工程美学与实战价值的未来侦察先锋”,其技术革新性获评审专家组的高度赞誉。该项作品将代表黑龙江赛区,与来自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佳木斯大学的其他四项一等奖作品,一起参加第十一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全国总决赛的角逐。李孟宇、张浩、李宝宝、曾庆鹤团队在苏锦涛、历雪两位教师指导下设计制作的《智能AI补冰小车》,凭借精准算法与高效执行斩获黑龙江赛区二等奖,展现了学校在智能装备研发领域的深厚积淀。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