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2022-04
    4月26日,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柳海民教授在线上为2022年度青年教师培训班进行了题为《教师何以做到教学一流》的专题报告。柳教授从优教之道,走进教育理性(核心素养);优教之境,精进优质教学(关键能力);优教之基,益进教育情怀(必备品格)三方面讲授了成就教学一流的具体方法,概括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的教育理念。他指出,在新时代教育理念下,教师要精熟专业知识。他指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向了高质量的发展,教育教学与社会同步,也走向高质量发展。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更均衡、更公平、更优质、更全面、更创新、更协调、更安全、更可持续的发展。针对一流课程建设,柳教授阐述了育人目标、教学大纲、课程内容特色、系列教材、拓展性资源、师资队伍、标志性成果7个着眼点。“学有所长,术业有专攻。”针对一流课堂的实现,他强调,教学是教师的本业,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精熟教学大纲、把住教学日历、型构教学设计、创新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式、变换教学策略、做好实践教学。柳教授在总结时指出,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一份“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就选择了一份“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工作,学高者为师,身正者为范,
  • 26
    2022-04
    4月22日,我校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朱礼贵院长,在线上为2022年度青年教师培训班进行了题为《三尺讲台,学生未来——如何站稳三尺讲台》的教学经验分享。朱礼贵从教师成长必经之路、了解学生、了解自己、如何打造自己的精品课四个角度详细讲授了作为新老师如何站稳三尺讲台。他讲到能力之路是要在充分知识储备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学科融合,添加课程思政;角色转变之路,要从翻译到演员最后到导演,最终达到对课堂的“运筹帷幄”。三尺讲台上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用真心、爱心、耐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同时,作为老师更要了解自己,准确定位,避免板书设计、课堂语言规范、板书与多媒体衔接、线上课程资源与线下教学内容协调互补、课堂管理等相关问题。新老师更要利用好激情、热情、亲和力、共同语言、沟通顺畅等新人优势,眼神坚定、掷地有声、自信的上好每一堂课。最后,朱礼贵说到青年教师作为我校的新生力量,他们的成长与进步决定了学校未来的水平,每个人向前的一小步,就是剑桥学院的一大步!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教好学生,成就自己!
  • 23
    2022-04
    4月21日,我校智能与电气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主任朱莹泽副教授以《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为题,在线上为2022年度青年教师培训班进行了主题分享。作为省级一流课程建设的负责人,朱莹泽结合一流课程申报过程,从相关政策、撰写申报书的具体方法、说课及课堂实录视频文件准备及网传附件材料的准备四个方面做了全面细致的解读。依据黑龙江省第二批一流本科课程《计算机基础》申报过程,她阐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申报重在融合,利用学校实际进行课程研究,自主学习,有机结合。关注学情、质量、评价、课程高效才是好课。线上教学期间,她建议青年老师从课程内容出发创设多维学习互动全过程,合理融合课堂工具会让课堂互动更有效、更活跃。她详细解读了说课视频设计制作的总体原则,强调要展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效果为目的的教学创新、挖掘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体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最后,朱莹泽强调,一流课程的申报要早规划、早积累、早准备,并希望学校青年教师们能够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工作,培育出更多的一流课程,更好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责任编辑:徐 茜
  • 20
    2022-04
    4月19日,东北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管理学博士,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国高教学会院校研究分会理事翟洪江老师在线上为2022年度青年教师培训班作了题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专题报告。报告从五个时期详细讲述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分别是起步期: 在旧教育改造和全面仿苏中前行、低谷期:“教育大革命”与“文化大革命”的双重重创、复苏期:在改革开放中涅槃重生、快速发展期: 在扩招中普及提高、内涵式发展期: 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报告中,翟洪江老师重点强调了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他通过该阶段的变化,即对于质量的关注、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实施“双一流”建设项目、研究生教育、民办教育发展、中国高等教育迈进普及化阶段、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世界高等教育第一方阵等方便详细阐述了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最后,翟老师总结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国家、市场等多因素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大学自身力量,祝愿哈尔滨剑桥学院在内
  • 17
    2022-04
    4月15日,我校基础教学部高珊主任在线上为2022年度青年教师培训班进行了题为《恒以致远,做“有心”先生》的主题分享。高珊从个人从教经历出发,将十余年来在三尺讲台辛勤耕耘的心得体会娓娓道来。通过初心、责任心、奉献心、感恩心四个部分详细阐述如何做“有心”先生。永葆初心部分,她强调了初心的重要性,其定位决定了未来的方向,高老师希望各位老师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奋勇向前的时代都能永葆初心,在岗位中不断丰富初心的内涵,做一名教研好、教学好、团队好、不断成长的好老师。永存责任心部分,她分享了321原则,即教授一门课之前有三问-问目标,问效率,问方法;上课前有两问,问重点,问精彩点;课后有一问,问反思。通过321原则为教学效果赋能。永驻奉献心部分,她通过分享自己数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赛的无私奉献、耐心指导的经历,真情实感的感染着每一位参训教师。永怀感恩心部分,她将多年在剑桥工作的所感所悟-“心有多大,剑桥给你的舞台就多大”讲述给青年教师,希望永怀感恩心的老师们在剑桥这个舞台上收获更大的成就。培训最后高珊呼吁青年教师都能够不断奋斗提升自我,做到吃得亏、立得住、质量高、有积累的有
  • 15
    2022-04
    2022年4月15日是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的主题是“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感悟新时代国家安全成就,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国家安全不是多个领域安全的简单叠加,而是一张布满有机链条的网络,环环相扣。不同领域的安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具有传导效应和联动效应。维护国家安全,不但要维护各个领域的安全,也要维护整体和系统的安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诸多领域,要求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和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学生工作部 2022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