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 07
    2022-05
    5月6日,我校教务处处长宫洁在线上为2022年度青年教师培训班做题为《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专项讲座。宫洁从产教融合政策发展演化、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问题与反思、实施IEM教育,深化产教融合三个维度阐述如何实现产教融合育人。产教融合政策的发展从90年代的实践探索到十八大以来的深化改革,再到十九大以来的战略起航,是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背景下,逐渐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和改革措施。目前产教融合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一种新理念。针对产教融合实践存在的三大问题,即浅层化、不均衡化、不普惠化,她讲到产教融合要从政府主导、资源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转向注重内涵、强调质量的创新之路。我校也积极探索改革方法,从而更好的完成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任务。在“42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我校工商管理学院建设一流VBSE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把全链条商业社会环境搬进校园;同时不断加强校企合作,引企入校,协同育人。在深入落实IEM教育的过程中,我校构建了“H”型学科专业架构,推动新工科和新文科建设,与企业形成产、学、研、用、创、转一体化育人模式。不仅如此,我校投资3400余万元,建设了东北三省功
  • 05
    2022-05
    5月4日,正值纪念五四运动103周年之际,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隋向萍院长,在线上为2022年度青年教师培训班作《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的专题讲座。隋向萍从教育的根本问题、高校教师师德底线、争做“四有”好老师三个维度依次展开,深入解读如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她讲到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三个,即“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同时,深刻剖析了三个问题的答案,即教育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从而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四有”新人。在高校教师师德部分,她分享了全国范围内的典型反面案例,希望大家引以为戒,高度重视。共同遵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即坚持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坚持言行雅正、遵守学术规范、秉持公平诚信、坚守廉洁自律、积极奉献社会。最后,隋向萍希望每一位老师都可以做到精通专业知识的“经师”,又能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受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成为“四有”好老师!责任编辑:徐 茜
  • 04
    2022-05
    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伟大五四精神,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5月4日上午10时,哈尔滨剑桥学院在体育场举行纪念五四运动103周年主题升旗仪式。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学校领导、各学院党总支书记、全体学工人员、在校生代表线下参加升旗仪式,全校9000余名师生相聚“云端”,线上参加升旗仪式,共同庆祝“五四”青年节。伴随庄严的乐曲,国旗护卫队精神抖擞,迎着炽热的阳光,踏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护送国旗进场。10时整,在雄壮的国歌中,国旗冉冉升起。仪式上,剑桥青年高举右拳,面向团旗庄严承诺: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先辈夙愿在心,民族大任在肩!愿以吾辈之青春,复兴伟大之中华!奋斗正青春,青春献给党!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发出青春誓言,时代强音。2022年以来,学校以“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开展了主题征文、团员讲团史、摄影大赛、书法大赛等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出多个原创网络文化作品,展现我校青年风采,献礼建团百年,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责任编辑:徐 茜
  • 03
    2022-05
    为培养艺术学院学子知感恩·懂回报的高尚品德,结合我校四大工程之养成教育,艺术学院特此开展感恩国家、感恩剑桥、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照片征集活动。5月1日上午,学校正义楼一楼的展示板上挂上了百余张照片,艺术学院百余位学生透过镂空心形等各种形式进行自拍,每一个“小心”拼凑在一起,组成一面心形照片墙,以此表达对父母、对学校、对国家的感恩之情。除了照片墙外,艺术学院还在展示板前为学生提供便利贴,很多学生将自己想说的话写在便利贴上,贴在照片墙内。“希望疫情早日过去”“感谢剑桥,感谢每一位老师”“爸爸妈妈辛苦了”“祝国家繁荣昌盛”一句句朴实的留言表达了学生们知感恩、懂回报的优良品质。据了解,5月1日上午,学校为全体在校学生发放了“五一礼包”,艺术学院学生深受感动,很多同学领取礼包后,将自己的感恩之情写到了便利贴上。“剑桥有爱,温暖常在”“感恩剑桥,喜欢的火锅,封校期间的温暖”“喜欢剑桥,感恩相遇,学校的温暖一直萦绕在身边”“希望艺术学院越来越好”。每一张心形便利贴,都记录了学生内心所想。通过此次感恩有你,从“心”出发的活动,在学生心里埋下感恩的种子,让他们将接受的每一份关爱都化成动力,在未来
  • 03
    2022-05
    4月26日,智能与电气电子工程学院邀请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建赜研究员,在线上为全院教师及2018级毕业班学生直播了一场“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灵活电力系统”的学术交流专题讲座。全校各学院的科研院长和部分骨干教师作为受邀嘉宾参加了此次讲座。王建赜老师以灵活电力系统的产生背景开篇,提出我国交流输电系统面临的问题,发展方向的问题及直流输电技术的竞争压力问题。以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抛砖引玉,说明灵活电力系统的定义及可以解决的行业问题。随后,他以灵活电力系统的工程应用案例为大家详细阐述电力电子器件代替机械开关,电力电子器件组成电源及电力电子器件的多种应用领域。讲座的最后,王老师以国家政策导向及面临的技术难题为主要内容,分析了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化的机遇和挑战。为从事电力系统电力电子技术的教师和毕业从事电力系统行业的学生指明了研究和发展方向。讲座内容结束后,参会老师、学生与王老师展开积极的线上交流互动。结合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工程案例化及校企合作学生到实际企业进行项目实习、从事电力系统行业毕业生的职场规划等问题展开讨论与答疑解惑。此次讲座,使参会教师和学生对电力电子技
  • 02
    2022-05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隋向萍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25日上午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了重要讲话。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之后的工作中将继续紧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主业,切实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培养原则,把提升政治素养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思政课重要性,作为思政课教师的我们听完备受鼓舞并深感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完成好“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以实际行动践行“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讲话为新时代教师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不断提升自我,用精准的专业知识,将思政课的“大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理想高远、信念坚定、品格高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纲要教研室主任 屈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应该“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身为思政教师的我更是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肩负着国家的使命和社会的责任,我们要努力做精于“传道受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坚持为党和国家育才,为实现